中国整体芳香疗法论坛== 中国古老的国粹 - 中医中药 ==按摩 针灸 推拿 刮痧 瑜珈 健康 → [中药整理] 丁香(《药性论》)


  共有1069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

主题:[中药整理] 丁香(《药性论》)
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raybit
  1楼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 芳香自然
等级:超级版主 帖子:10779 积分:21052 威望:0 精华:97 注册:2003-3-19 20:51:24
[中药整理] 丁香(《药性论》)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07-6-28 11:00:55 [只看该作者]


【别名】丁子香(《齐民要术》),支解香、雄丁香(《本草蒙筌》),公丁香(《本草原始》)
【来源】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
【植物形态】丁香,常绿乔木,高达10米。叶对生;叶柄明显;叶片长方卵形或长方倒卵形,长5~10厘米,宽2.5~5厘米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狭窄常下展成柄,全缘。花芳香,成顶生聚伞圆锥花序,花径约6毫米;花萼肥厚,绿色后转紫色,长管状,先端4裂,裂片三角形;花冠白色,稍带淡紫,短管状,4裂;雄蕊多数,花药纵裂;子房下位,与萼管合生,花柱粗厚,柱头不明显。浆果红棕色,长方椭圆形,长1~1.6厘米,直径6~8毫米,先端宿存萼片。种子长方形。分布马来群岛及非洲,我国广东、广西等地有栽培。本植物的树根(丁香根)、树皮(丁香树皮)、树枝(丁香枝)、果实(母丁香)、花蕾蒸馏所得的挥发油(丁香油)亦供药用,各详专条。

【采集】通常在9月至次年3月间,花蕾由青转为鲜红色时采收。采下后除去花梗,晒干。

【药材】

干燥的花蕾略呈短棒状,长1.5~2厘米,红棕色至暗棕色。下部为圆柱状略扁的萼管,长1~1.3厘米,宽约5毫米,厚约3毫米,基部渐狭小,表面粗糙,刻之有油渗出,萼管上端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。上部近圆球形;径约6毫米,具花瓣4片,互相抱合。将花蕾剖开,可见多数雄蕊,花丝向中心弯曲,中央有一粗壮直立的花柱。质坚实而重,入水即沉;断面有油性,用指甲划之可见油质渗出。气强烈芳香,味辛。以个大,粗壮、鲜紫棕色、香气强烈、油多者为佳。

主产于坦桑尼亚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等地。我国广东有少数出产。

【性味】辛,温。

①《开宝本草》:"味辛,温,无毒。"

②《纲目》:"辛,热。"

【归经】入胃、脾、肾经。

①《汤液本草》:"入手太阴,足阳明、少阴经。"

②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"入肺、脾、胃、肾四经。"

【功用主治】温中,暖肾,降逆。治呃逆,呕吐,反胃,泻痢,心腹冷痛,痃癖,疝气,癣疾。

①《药性论》:"治冷气腹痛。"

②《海药本草》:"主风疳匿,骨槽劳臭。治气,乌髭发,杀虫,疗五痔,辟恶去邪。治奶头花,止五色毒痢,正气,止心腹痛。"

③《日华子本草》:"治口气,反胃,疗肾气,奔豚气,阴痛,壮阳,暖腰膝,杀酒毒,消痃癖,除冷劳。"

④《开宝本草》:"温脾胃,止霍乱。(治)壅胀,风毒诸肿,齿疳匿。"

⑤《本草蒙筌》:"止气忒、气逆。"

⑥《纲目》:"治虚哕,小儿吐泻,痘疮胃虚灰白不发。"

⑦《本草正》:"温中快气。治上焦呃逆,除胃寒泻痢,七情五郁。"

⑧《本草汇》:"疗胸痹、阴痛,暖阴户。"

⑨《医林纂要》:"补肝、润命门,暖胃、去中寒,泻肺、散风湿。"

⑩《本草再新》:"开九窍,舒郁气,去风,行水。"

⑾《药材学》:"治慢性消化不良,胃肠充气及子宫疝痛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,煎汤,0.3~1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

【宜忌】热病及阴虚内热者忌服。

①《雷公炮炙论》:"不可见火。畏郁金。"

②李杲:"气血胜者不可服,丁香益其气也。"

③《本草经疏》:"一切有火热证者忌之,非属虚寒,概勿施用。"

【选方】①治伤寒咳噫不止,及哕逆不定:丁香一两,干柿蒂一两。焙干,捣罗为散。每服一钱,煎人参汤下,无时服。(《简要济众方》)

②治小儿吐逆:丁香、半夏(生用)各一两。同研为细末,姜汁和丸,如绿豆大。姜汤下三、二十丸。(《百一选方》)

③治朝食暮吐:丁香十五个研末,甘蔗汁、姜汁和丸莲子大,噙咽之。(《摘元方》)

④治霍乱,止吐:丁香十四枚,以酒五合,煮取二合,顿服之。用水煮之亦佳。(《千金翼方》)

⑤治久心痛不止:丁香半两,桂心一两。捣细,罗为散,每于食前,以热酒调下一钱。(《圣惠方》)

⑥治痈疽恶肉:丁香末敷之,外用膏药护之。(《怪证奇方》)

⑦治食蟹致伤:丁香末,姜汤服五分。(《证治要诀》)

⑧治鼻中息肉:丁香绵裹纳之。(《圣惠方》)

【临床应用】治癣
丁香16克,加入70%酒精至100毫升,浸48小时后去渣。每日外搽患处3次,观察31例病史在2年以上的体癣及足癣患者,一般在治疗1天后症状即见消退,2天后患处开始有皮屑脱落。病史较长或曾经其它癣药治疗而不能控制者,则于治疗后2~3天症状才开始消退,一般经3~5天亦能治愈。但有20%左右治愈后仍反复发作。一法用1:10的丁香煎液外涂,每日1~3次,治疗数种皮肤霉菌病共31例,结果8例临床痊愈,10例显效,8例有效,6例无效。有效病例通常在涂药后3~7日痒感减轻,炎症减退,落屑减少,以后局部症状逐渐好转。治疗期中如中断用药,效果多不明显或无效。疗效与病原苗未见明显关系,曾对6例治愈患者进行短期随访,1例于1个月后复发,6例经2~12月观察未见复发。



我们一直努力在寻找属于中国专业的芳香疗法,并为之奋斗...

芳香疗法 - 藉由沉浸在精油的芳香之中

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,以愉悦的心情迎接每一天,用乐观的心情期待未来

 回到顶部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raybit
  2楼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 芳香自然
等级:超级版主 帖子:10779 积分:21052 威望:0 精华:97 注册:2003-3-19 20:51:24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07-6-28 11:03:05 [只看该作者]


丁香油 (《药性考》)

【来源】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(丁香)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(古代则多为母丁香所榨出之油)。植物形态见"丁香"。

【药材】为淡黄或无色得澄明油状物,有丁香的特殊芳香气。露置空气中或贮存日久,则渐渐浓厚而色变综黄。不溶于水,易溶于醇、醚或冰醋酸中。比重为1.038~1.060。

【化学成分】见"丁香"。

【药理】见"丁香"条。

【性味】《纲目拾遗》:"味甘辛,性大热。"

【功用主治】暖胃,温肾。治胃寒痛胀、呃逆、吐泻、痹痛,疝痛,口臭,牙痛。

①《药性考》:"壮阳暖肾。治疝痛阴寒。"

②王殿翔《生药学》:"用于肠胃多气、绞痛,消化不良,恶心与呕吐;风湿痛,神经痛,牙痛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以少许滴入汤剂中或和酒坎。外用:涂擦患处。

【选方】①治胃寒呃逆呕吐甚者:丁香油,擦透中脘。

②治受寒胃痛:丁香油好酒和服。

③暖丹田,除水泻:丁香油涂暖脐膏贴。

④散臌痞:丁香油涂脐。

⑤治痹痛:丁香油擦痛处。

⑥治口臭:丁香油揩牙。

⑦解蟹毒:丁香油一滴,同姜汤服。(①方以下出《纲目拾遗》)

⑧治虫蛀牙痛(非炎症性牙痛):丁香油少许,蘸以小棉球,嵌入蛀孔内。(江苏)



我们一直努力在寻找属于中国专业的芳香疗法,并为之奋斗...

芳香疗法 - 藉由沉浸在精油的芳香之中

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,以愉悦的心情迎接每一天,用乐观的心情期待未来

 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