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苏又名桂荏、赤苏、白苏等,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。原产中国。
[紫苏的药用价值]
紫苏以嫩叶供食用,营养丰富,除含维生素和矿物盐类较高外,还含有紫苏醛、紫苏醇、薄荷醇、丁香油酚、白苏烯酮等有机化学物质,据特异芳香,有杀菌防腐作用。根、茎、叶、花萼、及果实均可入药,有散寒、理气、解鱼蟹毒的作用。用紫苏业煮鱼蟹,可增加香气和美味。还有健胃、发汗、镇咳去痰、利尿、净血、镇定作用,可治疗风寒感冒、头疼、胸闷等症。紫苏汁液可供糕点、梅酱等食品染色之用,是天然色素原料。嫩叶还可生食、炒食、做汤、制酱,植株可腌渍,可以出口,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外销蔬菜。
[紫苏大叶的营养成分]
紫苏大叶中促蛋白含量高达22%以上,脂肪5%,粗纤维14.4%,钙1.1%,磷0.27%,氨基酸种类齐全,既含有成人必需的8种氨基酸,又含有儿童必需的10种氨基酸。科学家对紫苏的近百种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,表明紫苏籽中的à--亚麻酸是维持大脑神经系统功能所必需的因子,具有抗血栓、降低血压、减肥、降血脂的作用,预防癌变和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,提高学习记忆力和视力功能、改变过敏体质等。
[植物形态]
一年生草本,高60-90cm,上部有白色长柔毛。叶对生,叶片卵圆形或圆形,长3—9.5cm,宽2—8cm,先端渐尖或尾尖,基部近圆形,边缘有粗锯齿,两面呈紫红色,淡红色,有腺点。轮伞花序2花,组成偏向一侧的假总状花序;苞片卵形,顶端急尖或呈尾状;花萼钟状,外有柔毛及腺点;花冠紫红色或淡红色,花冠筒内有环毛,2唇形,上唇微凹,下唇3裂;雄蕊4。小坚果近球形,黄褐色,有网纹。花期7—8月,果期9-1O月。
紫苏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地上部分。又名赤苏、红苏、香苏。全草名全苏,具散寒解表,理气宽胸之功能。紫苏的果实,叶片和茎干燥后分别称苏子、苏叶、和苏梗,均作药用。苏子具润肺、下气、消痰的功能;苏叶和苏梗药效同全苏,但苏梗还有安胎的作用。紫苏既可入药,生品亦是餐桌上的调味品。
3月下旬至4月上、中旬,播时将种子拌上细沙,均匀地撒入穴内,覆薄土,稍加镇压,播后5-7天即可出苗。
排灌:幼苗和花期需要水较多,干旱时应及时浇水。雨季应注意排水。
病虫害防治
斑枯病:6月始发,为害叶片。防治方法:发病初期用70%代森锌胶悬剂干粉喷粉;或用1:1:200倍的波尔多液喷雾防治。
采收与加工
采收期因用途不同而异,一般花穗抽出1.5-3厘米时,植株含挥发油最多,因此,8-9月花序初现时收割全草作全苏用。枝叶繁茂时采叶阴干即得苏叶。果实成熟时全株割下、晒干,打出果实即为苏子;茎下半部除去侧枝即为苏梗。
留种技术
留种株宜稀植,以株行距50厘米×80厘米为宜。种株宜选健壮、产量高、叶片两面都是紫色的植株,待种子充分成熟呈灰棕色时收割脱粒,晒干、去杂,置阴凉处干燥保存。